close

Image2_1

 

多年前去美國待了一年,得以開車走遍許多地方,是我目前為止最重要的旅遊經驗。回來後,當然是破產啦,一切從頭開始。

 

就在這時候,竟然看到國家地理雜誌選出的「一個真正的旅人一生必去的五十個地方」(National Geographic 50 places of lifetime ),我一算,連Cyber Space都算上去了也才去過七個地方。依目前慢慢存死薪水狀況持續,一年去一個地方,再過43年就可以登上太空了......嘿嘿.....真的是七老八十了。

以有涯逐無涯,殆矣。了解自己的限制,釐清自己的願望與慾望之後,擬定一份屬於自己的必遊之地應該是個比較務實的夢想實踐法吧。

說到開始自助旅行的年紀,我個人認為跟聽音樂、閱讀還有培養理財能力一樣,越早越好。有些事就像張愛玲的成名論,真是要趁年輕呢,晚了就是成了也不那麼暢快了。

一位嗜聽古典音樂的朋友曾說,舒伯特的「冬之歌」一定要少年時聽,才有那種純粹的感動與共鳴。就像學生時代讀「少年維特的煩惱」或讀「未央歌」的共鳴完全不同於成人之後的閱讀感受一樣。

從現實面考量,自助旅行需要時間、體力與財力(雖然需求因人而異)。早點開始自助旅行,年輕沒有家累,有時間有體力多走一點,累積經驗,在往後的行程中更省一點,以便以後走更遠的路。年長後的旅行,因為個人閱歷的增加,走來也許沉穩,卻少了年少的痴狂與冒險精神。畢竟,成熟世故是一個不可逆反應啊。

Better late than never! 我沒有機會在很年輕時開始自助旅行,但也無需悲嘆,因為「年輕」是個相對的概念,也是心理的狀態。只要想到劉其偉爺爺四十歲才拿起畫筆,就會覺得人生充滿希望呢!

 



 

原文連結: http://www.backpackers.com.tw/blog/post/58/395

  1. 妹 迴響

    23 April 2005, 11:30

    以有涯逐無涯,殆矣
    連莊子和張愛玲都出來了
    呵呵

  2. 大波斯菊 迴響

    02 May 2006, 18:36

    是地...我也這麼覺得。
    年輕時容易被感動的一些事物,在年紀稍長之後,似乎不太容易體會得到了。當然...年紀稍長後有另一番不同的感觸也没什麼不好,但似乎就少了年少時的那股單純。

    古人不就說過,什麼少年聽雨歌樓上..中年..老年什麼的..雖然跟旅行沒有什麼關聯,卻是不同年紀的不同體會。

  3. Sean 迴響

    02 May 2006, 18:48

    虞美人 / 蔣捷

    少年聽雨歌樓上 紅燭昏羅帳
    壯年聽雨客舟中 江闊雲低 斷雁叫西風
    而今聽雨僧廬下 鬢已星星也
   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

  4. coffee cat 迴響

    03 May 2006, 14:41

    Dear 大波斯菊,
    呵,忽然跑出這麼久以前的文章,嚇我一跳^^。
    我們的感觸很像呢!

    Dear Sean,
    你有像神燈喔^^!
    謝謝啦。

  5. 加味 迴響

    22 March 2007, 05:15

    哈對阿
    而且劉老也活的不虛此生了
    但是旅行這種是是沒有年齡限制的
    只要還走的出去就用盡全力飛出去吧

  6. Coffee Cat 迴響

    25 March 2007, 12:52

    Dear 加味,
    津津有味地讀你的23天單車環島日記,,,,,,
    你不但努力實踐"用盡全力飛出去",即使島內也是"用盡全力"在旅行啊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ffee 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