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More about 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

 

好一陣子沒讀跟經濟有關的書籍了, 剛讀時有點生疏. 不過讀這本說故事型的財經書, 雖然讀不快, 每天只能讀個一章兩章, 卻像吃那從上海帶回來許多台灣人吃不慣的鹹香硬韌零嘴“上海五香豆“一樣, 每天嚼個兩三顆, 越吃越有味呢.

 


 

目睹喬治城大學反全球化的抗議學生高聲質疑美國人身上的T恤是誰做的? 是否來自「血汗工廠」的慷慨激昂, 讓在喬治城大學任教的皮翠拉.瑞沃莉博士決心踏遍世界尋找答案.

這本書就是她歷經七年的追尋研究心血.

讀這本書之後, 十分同意封面底普林斯敦大學出版社資深經濟編輯彼得.杜赫提(Peter J. Dougherty)對此書的介紹:「是遊記、歷史也是經濟學……批評全球化的人士將會了解:為什麼沒有自由市場的力量,就不可能讓一些國家脫離貧窮;決策者也會學到教訓:若無改善貧國處境的民主政治機制,富國的經濟發展也了無意義。非讀不可的一本書!

 

有人見樹, 有人見林. 微觀細部與縱觀全局所作的抉擇都不一定能得到人們想要的結果. 而人們想要的結果也往往不是人們以為的“最好的"結果.

瑞沃莉博士一邊觀察到「其他昔日生產紡織品和T恤的城鎮在工廠倒閉後, 現在看來能生產的似乎只剩人生故事和記錄片. 這些故事有著同樣的紋路: 不只是工作消失, 連社區也不見了, 未來更是充滿不確定和恐懼感......特別是在成衣製造等低科技產業, 一旦工作丟了, 輸家永遠沒有翻身的一天.」一方面卻也發現, 這些最早從英國, 然後美國、日本等不斷關廠外移的故事背後, 也同時代表了數十個小型開發中國家的興起: 「宛如對外援助或經濟發展援助一樣, 成功扶持了數十個窮國.

而貿易障礙、保護主義同樣也有意想不到的「促進發展」的面向. 「很多時候一堵牆會比一扇敞開的門更能激盪出創意: 正是障礙促使惠特尼發明軋棉機, 也正是另一個瓶頸引領哈格里夫發明紡紗機. 雖然假使沒有貿易障礙, 世界可能會更富裕, 但也有可能和現在完全不一樣.

 

所以回復到原點, 對於處理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經濟(或政治、或生態)問題來說, 最好的策略也許永遠都不會存在.

也許最重要的是發揮人類特質中的自省與開放心胸, 傾聽、保護與容納多元意見, 於各方自然制衡下或許才有可能達到當下最共和共榮, 最“陰陽調和“的狀態吧.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ffee 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